最近在追TVB新剧《家族荣耀之继承者》,发现弹幕里总有人问”广东话耐看怎么说”,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在粤语口语中,”耐看”最地道的表达是”襟睇”(kam1 tai2),这个词组完美融合了”耐用”和”好看”的双重含义。记得去年《毒舌大状》热映时,黄子华的角色就被港媒形容为”越老越襟睇”,生动展现了粤语词汇的精妙。
说到粤语形容词的独特魅力,就不得不提”襟”这个万能字眼。除了”襟睇”,还有”襟用”(耐用)、”襟饮”(耐喝)、”襟玩”(耐玩)等衍生词。去年香港岭南大学发布的《粤语生命力报告》显示,这类复合词在00后年轻人中的使用率反而比90后更高,证明传统粤语依然充满活力。像茶餐厅阿姐夸一个保温杯”好襟用”,比普通话的”质量好”更传神。
要掌握地道的粤语表达,关键要理解”视觉耐久性”在粤语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去年香港文化博物馆的粤语展就特别指出,像”睇得耐都唔厌”(看久了也不腻)这类说法,其实蕴含着广府人追求”历久弥新”的审美哲学。最近大热的港产片《饭戏攻心2》里,邓丽欣那句”呢个装修襟睇过大理石”(这个装修比大理石还耐看),就是典型范例。
有趣的是,粤语里与”襟睇”形成对比的是”睇厌”(看腻)。根据香港语言学会的调查,在形容影视作品时,68%的受访者会选择用”襟唔襟睇”而非”好唔好看”来评价。就像今年初《新闻女王》热播时,佘诗曼的表演被赞”由头襟睇到落尾”(从头耐看到尾),这种评价在普通话里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对于想学粤语的朋友,建议从这些生活化形容词入手。像最近YouTube上爆红的”粤知一二”频道就专门做过”襟字家族”教学,教大家用”襟食”形容老字号云吞面,用”襟听”夸赞经典粤语歌。要知道去年《声生不息》节目里,林子祥唱《数字人生》就被弹幕刷屏”真系襟听”,这种即时反馈是最好的语言教材。
提醒大家,使用”襟睇”要注意语境。这个词更适合形容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比如最近香港故宫文化展出的广彩瓷器,或者深水埗那些几十年不变的霓虹招牌。如果是夸女生漂亮,更地道的说法是”靓得好自然”或”越睇越有味道”,直接说”襟睇”可能会被当成说反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