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是暨南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依托暨南大学“华侨最高学府”的优势,聚焦法治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其官网(https://law.jnu.edu.cn)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主要功能与特色板块如下:
一、学院概况
学院历史悠久,始建于1927年(时为暨南大学上海真如时期的法律系),1930年正式成立法学院,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法学院校之一。作为华侨高等学府的法学院,学院兼具“侨”特色与法治专业属性,致力于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法治人才。
二、核心功能板块
官网围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核心任务,设置多个实用栏目:
1. 学院动态:及时了解最新资讯
学院新闻:发布学院重要事件,如2025级新生报到、新学期教职工大会、《著作权法》课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等,让师生与外界快速掌握学院发展近况。
通知公告:发布官方权威信息,包括海外英才招聘、2026年推免生招生、教师临时出国审批等,覆盖教学、招生、人事等多方面。
2. 学术交流:聚焦前沿法治问题
论坛讲座:推出“暨南法学论坛·名师讲坛”“粤港澳律师系列讲座”等品牌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AI与知识产权”“国际私法”“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实践”等前沿主题开讲,促进学术碰撞。
科研成果:展示教师的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涵盖法理、民商法、知识产权法等领域,体现学院的学术实力。
研究机构:设有多个特色科研平台,如知识产权研究院(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党内法规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竞争与发展研究院(服务湾区经济法治建设)等,助力法治理论与实践结合。
3.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法治人才体系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响应国家“涉外法治人才”战略,开设涉外法治人才特色班,采用全英文/双语教学,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实习,重点培养服务“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懂法律、通外语、知国情”人才。
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与广州市政府共建的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2023年正式启用。基地聚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服务,覆盖“创造、保护、管理、运用”全链条,支撑广东“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4. 师资与教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师资队伍:涵盖“在岗教师、兼职教授、实践导师”等类别,其中在岗教师按研究方向分为法理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等多个教学机构,保障课程体系的专业性。
5. 党建与对外交流:强化思想引领与开放合作
党建工作:设有“党委概况”“党建动态”“群团机构”等栏目,展示学院党建成果,如党员学习活动、支部建设等。
对外交流合作:覆盖“港澳台学生动态”“海外高校合作”等内容,如港澳台学生交流活动、与海外高校的学术合作,促进国际及两岸四地的法治人才交流。
6. 校友与基金:连接校友与学院发展
校友之窗:包括“校友总会”“校友名录”“校友动态”,展示校友风采,连接校友与学院,如校友返校活动、校友捐赠等。
法学发展基金:发布基金项目、校友捐赠信息,支持学院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如“法学基金项目”“校友捐赠名录”等。
三、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855号暨南大学知识产权楼
邮箱:ojf@jnu.edu.cn
官网底部提供“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学院党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方便公众关注最新动态。
整体来看,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官网既展现了学院的历史底蕴与学术实力,也突出了“侨”特色与法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是师生、校友与社会各界了解学院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