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知识图谱网

4周前更新 150 00

古籍文献知识图谱网

所在地:
中国
语言:
zh
收录时间:
2025-04-02
其他站点:
古籍文献知识图谱网古籍文献知识图谱网

古籍文献知识图谱网是一个聚焦古籍文献与传统文学领域的综合性知识服务平台,以知识图谱技术整合文献、人物、地理、时间等多维度资源,为古籍研究、文学分析与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工具化、场景化的内容支持。以下从核心功能与资源板块展开介绍:

一、多维资源整合:时间、地理、人物与文献的联动
平台以“关联思维”组织资源,核心板块围绕时间、空间、人物三大维度展开:
时间维度(年历):首页显示当前农历日期(如“乙巳年八月十四”),并关联当日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562篇相关诗文、12位历史人物、2563部古籍(覆盖经、史、子、集、佛、道六部),以及51项历史活动(如王安石、苏轼等文人的当日事迹),方便用户按“时间线”探索古籍中的“当日故事”。
地理维度(地图):推出多个专题文学地图,如“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丝绸之路诗词地图”“方舆胜览(南宋 scenery 地图)”,将文人行迹、诗词创作与地理空间绑定,直观呈现文学传播的地域脉络。
人物维度:设有“历代僧传”等专题,收录张籍、欧阳修、苏轼、岳飞等数百位古代人物的活动记录,关联其作品、交游关系与历史事件,辅助用户梳理人物生平与文学影响。
文献维度(古籍):古籍库按传统四部分类(经、史、子、集)+ 佛、道二部,共收录2563部典籍,覆盖《论语》《史记》《全唐诗》等核心古籍,支持按部类检索。

二、文学研究与创作:工具化辅助功能
平台围绕“文学研究痛点”设计工具,降低古籍阅读与分析的门槛:
诗文与格律资源:提供“诗文库”(收录海量古代诗文)、“集句分析”(解析集句诗的典故来源)、“词谱/曲谱”(整理唐宋词牌、元曲曲牌的格律规范),助力诗词创作与格律研究;
智能辅助工具:包括“自动笺注”(为古籍文本添加注释)、“简繁转换”(适配不同阅读习惯)、“出处与化用分析”(追踪诗句的典故来源与后世化用),解决古籍阅读中的“注释难”“用典查考难”问题;
便捷科研功能:支持“一键下载个人作品集”(如苏轼作品集)、“人物关系集”,还开放Web API接口,方便开发者整合平台资源到学术系统中。

三、语言与知识资源:覆盖传统文化全链条
除文献与文学外,平台还整合语言文字与类书资源:
类书与词汇:“类书”板块整合古代类书(如《太平御览》)的分类内容,“词汇”板块收录古籍中的高频词汇与训诂资料;
韵典与声律:“韵典”板块整理《广韵》《平水韵》等古代韵书,支持韵脚查询,辅助诗词用韵与声律研究;
基础工具:提供“古今纪时转换”(农历公历互转)、“朔闰表”(查询古代月份的朔望日期),解决古籍中的“时间解读”问题。

四、学术性与持续性:动态更新与研究支撑
平台保持学术导向,持续迭代功能与资源:
定期更新人物分类(如新增“历代进士、僧尼、女性”人物库)、编年地图(如“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新增192位文人);
发布功能解读文章(如《诗文研究利器:用典分析》《字词统计分析功能》),指导用户使用工具;
关联学术论文(如《古籍文献中人名实体信息的提取方法》《声律智能化在辨音、校雠中的应用》),说明平台技术的学术背景。

总结
古籍文献知识图谱网的核心价值在于“资源整合+工具辅助”——既收录了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等传统资源,又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将“时间空间人物文献”关联,同时提供智能笺注、用典分析等工具,是古籍研究者、文学爱好者“一站式”探索传统文化的实用平台。平台支持简繁体切换,兼顾不同用户习惯,且开放API接口,具备拓展性。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